微臣守清源,一岁三乞祠。俞音竟未拜,感荷圣主慈。
臣家素贱贫,仰禄救啼饥。区区六年间,手把四郡麾。
道途压奔走,囊橐无馀赀。清源乃佳郡,风俗不待移。
民淳简狱讼,士盛敦书诗。地远可藏拙,禄厚足自资。
今岁又丰登,千里人熙熙。臣岂不愿仕,求闲欲奚为。
自怜蝼蚁生,福薄命最奇。入境身即病,到官日呼医。
痰涎每上攻,旋晕势甚危。药试何止百,灼艾无全肌。
臂疼如子美,齿落如退之。脚患柳州肿,发垂孟郊丝。
饮食日减少,跬步须扶持。残喘虽尚延,定非久远期。
况臣糟糠妻,盖棺将及期。旅榇犹未还,儿女昼夜悲。
臣今官满考,臣去有二宜。孰谓九重远,天高而听卑。
吾君不之告,肝胆将谁披。庙堂二三公,误辱平日知。
今不怜向隅,恩复何时施。愿于黼扆前,敷奏迫切词。
天日临在上,臣言非敢欺。解官食祠禄,曲遂臣之私。
幽明俱受赐,感极涕泗垂。沟壑倘未填,报国犹有时。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