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双调】清江引_笑靥儿盈盈
乔吉 〔元代〕
更漏子·对秋深
孙光宪 〔五代〕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段克己 〔金朝〕
水龙吟·秋声
项鸿祚 〔清代〕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兰陵王·柳
周邦彦 〔宋代〕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唐代〕
调笑令·胡马
韦应物 〔唐代〕
品令
李廌 〔宋代〕
菩萨蛮(垂丝海棠零落)
李好古 〔宋代〕
点绛唇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