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 〔元代〕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越调】凭阑人_湖上二首远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霜落千林木叶丹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张孝祥 〔宋代〕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宋代〕
八声甘州
郑梦协 〔宋代〕
摸鱼儿(寿叶制相)
陈允平 〔宋代〕
减字木兰花(圣节鼓子词)
姚述尧 〔宋代〕
玉楼春(红梅)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