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凭栏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相思令·苹满溪
张先 〔宋代〕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纳兰性德 〔清代〕
青衫湿·悼亡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 〔宋代〕
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辛弃疾 〔宋代〕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
刘镇 〔宋代〕
如梦令(咏梅)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