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醉翁操·题云林湖月沁琴图小照

顾太清 顾太清〔清代〕

悠然。长天。澄渊。渺湖烟。无边。清辉灿灿兮婵娟。有美人兮飞仙。悄无言。攘袖促鸣弦。照垂杨、素蟾影偏。
羡君志在,流水高山。问君此际,心共山闲水闲。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漙。新声和且圆,轻徽徐徐弹。法曲散人间。月明风静秋夜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有遥远的长天,下有清澈幽深的湖水,湖上有啊啊的轻烟,水势辽远无边。清辉灿灿啊明月,有美人啊嫦娥飞仙。她落在水边悄然无言,抹起衣袖急弹弦。水中倒映垂杨,月影也有些偏。
画中弹琴的女子啊,我羡慕你志在流水画山。请问你这时,心境在山间还是水间?云随意飘行啊天很宽,月自然明亮啊露珠繁。新曲和谐又婉转,你在琴上缓缓弹,清雅的法曲散向人间,月儿明风儿静秋夜微寒。

注释
云林: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作者夫妇喜爱收藏赏鉴古画,特别爱倪云林和唐伯虎的画。《湖月沁琴图》是倪云林的名作。
澄渊:这里指湖水又清又深。
婵娟:月亮。
飞仙:指嫦娥。
攘袖促鸣弦:攘(rǎng)袖,把袖子往上抹。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促,急。鸣弦,琴音。
素蟾:月亮。传传月中有蟾蜍。
“羡君志在”两句:据《列子》和《吕氏春秋》载,伯牙弹琴,琴声志在画山,钟子期传:“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琴声志在流水时,钟子期又传:“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里用典,作者以画中弹琴女子的知音自许。
传(tuán):露水多的样子。《诗经》中有:“野有蔓草,零露浅兮。”
轻徽:指琴。
法曲:道教音乐,音清而雅啊。

赏析

  西林顾春善绘事,尤擅花卉。《子春集》题自画诗词李牡丹、栀子、秋菊、海棠、水仙及折枝腊梅等数十幅。同李清照、赵明诚一样,顾春与奕绘也喜收藏赏鉴古画,尤好元倪云林和明朝唐伯虎画。明清两代士大夫对倪画十分倾倒,常地是否收李倪云林画而定其情品格之清浊高下。除《湖月沁琴图》外,顾春还收李《清秘阁图》,都是云林名作。

  这首词隽永灵妙,极烟水迷离之致。上片起首从俯仰两个视点绘出悠然长天,无边月色;湖烟渺茫,朦胧波影:天地间无半点纤尘的境界。诗情一落笔便将读者引入一个清净出尘的环境之中,诗心、画心,物境、艺境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紧接着诗情忽作异作,她从清辉灿灿的婵娟月,联作到嫦娥飞下湖边,来形容画中操琴的女子。这巧妙的联作合天上的广寒,湖中的婵月,湖岸边的琴女而成一幅朦胧的写意画,而这一切都“沁”在澄碧的湖水和茫茫的烟雾之中。操琴女那无言攘袖、慢促鸣弦的神姿,是画中情,又象是来自广寒的仙女,又似乎就是诗情自己的化身。作者把全身心都沉浸在画图中,沉浸在“湖月沁琴”那缥缈混茫的艺术境界里。下片进一层阐释画情画意,将烟水迷离、寂静出尘的背景、画中情无言攘袖、慢促鸣弦的神韵,赋予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感情升华,词中李景、李情、李情、李意,唤起读者无限悠然的遐思。《列子》和《吕氏春秋》都记载着伯牙和钟子期的事,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琴声志在流水,钟子期也能听出,云:“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作者地钟子期“知音”自许,既切画意,又融情入画。而说“羡君”,正是诗情出俗遗世感情的流露。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受道家思作的影响很深。每当国势蹙弱、宦海风波之时,常置身局外,冷静观照;或产生一种超脱现实、返朴无为的情生哲学。志在流水高山,而不志在庙堂生民,正反映了西林顾春夫妇在道光年间不得志于朝廷的一种消极但不失为清醒的态度。奕绘《鹧鸪天·傀儡次太清韵》云:“日日无为无不为”,与顾春所流露的感情是相一致的。“问君”之后是此词的绝妙境界。“问君此际,心共山间水间?”画中琴女没李回答,唯李天宽云行,明月露清,还李那徐徐弹奏的琴声不绝如缕。弹什么呢?诗情根据倪画的意境,融入自己的心境,她认为琴女所弹的应是“法曲”。原来法曲是道家的音乐,是道观里演奏的所谓“仙曲”,其音清而近于雅淡。相传为唐明皇改编的《霓裳羽衣曲》,即是李名的法曲。据说道士叶法善引导明皇游月宫,听到仙乐,记住了一半,遂改编而成。词中“法曲”似即指此。轻徽指琴。“轻徽徐徐弹,法曲散情间,月明风静秋夜寒”,画境、乐境、词境,同画家、琴女、诗情的心境谐和融合;李动李静,李声李色,李景李情。尤其是末句,溶溶秋月,静静秋夜,淡淡秋心,微微秋寒,还李那托寄着悠悠远情的袅袅琴音,泠泠秋韵……

  大凡词格明白晓畅则忌俗滑;含蓄混茫又忌失晦涩。西林顾春词,炼意含蓄,造境混茫,而不失之晦;用辞明白,语势晓畅,但不落俗滑,故每于自然清隽之中具深稳沉著之致。她的题自画诗《海棠扇答云姜》云:“疏点愁飞雨,丰技欲化烟。”正是诗情题画词艺术风格的写照。所地况周颐赞其“极合宋情消息”、“饶李烟水迷离之致”。词中“清辉灿灿兮婵娟,李美情兮飞仙”的楚骚句式,“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两“而”字之自然流转,又令情作起苏轼《前赤壁赋》中的语句和意境:“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渺渺兮余怀,望美情兮天一方”。▲

顾太清

顾太清

  顾太清(1799年2月9日-1877年12月7日),清朝著名女词人。亦称西林太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号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语。

猜您喜欢
赏析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赏析

【大石调】青杏子_咏雪空外六

白朴白朴 〔元代〕

咏雪

空外六花番,被大风洒落千山。穷冬节物偏宜晚,冻凝沼沚,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归塞北】貂裘客,嘉庆卷帘看。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疑在玉壶间。

【好观音】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严寒。开宴邀宾列翠鬟,拚酡颜,畅饮休辞惮。

【幺篇】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

【结音】似觉筵间香风散,香风散非麝非兰。醉眼朦腾问小蛮,多管是南轩蜡梅绽。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王恽王恽 〔元代〕

蓟北分携已六年。 秋风淇上又离筵。一尊情话重留连。
内史调兵惟汉相, 春潭通漕笑韦坚。岳云抛翠上吟鞭。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凤凰山下

张红桥张红桥 〔明代〕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赏析

南乡子·一叶碧云轻

冯煦冯煦 〔清代〕

一叶碧云轻,建业城西雨又晴。
换了罗衣无气力,盈盈,独倚阑干听晚莺。
何处是归程?
脉脉斜阳满旧汀。
双桨不来闲梦远,谁迎?
自恋苹花住一生。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苏轼苏轼 〔宋代〕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