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庭院静,丝雨画阑前。小饮也拚三日醉,孤眠不耐一春寒。
锦瑟惜华年。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酒箴
扬雄 〔两汉〕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叀礙,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讬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仙吕】一半儿 病酒
徐再思 〔元代〕
【中吕】普天乐 吴江八景 垂虹夜月
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张元干 〔宋代〕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张孝祥 〔宋代〕
踏莎行·初春
徐灿 〔清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
诉衷情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姚述尧 〔宋代〕
西江月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