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街香月连门白,露柳眉黄蘸初湿。莺纤燕乳结春巢,三五成群响交织。
妖童年十六,笑貌何鄂敷,天生聪颖人生无。学歌一月尽歌妙,对客便试红𣰽毹。
双镮约臂金辘轳,灵蛇宝髻鸳鸯襦。慢行款坐思踌躇,薄羞上脸初日蕖。
细喉如水泻笙孔,一字一吕工栉梳。画楼绰约谁家姝,掩袖自惭形质污。
广场侠少多丽都,麝几熊席双虬壶。迷离扑朔不能辨,各结馋想生百痴。
出门扶上长香车,群马若仆相依驰。赠以新词金缕曲,置之掌上明月珠。
窥意所欲无不如,穷装极饰供其娱。罘罳钿叶帏流苏,粉廊黛阁花千株,富丽突过王侯居。
万缗千两等泥砾,脱裘赠钏还区区。我昨逢人大道侧,发鬈靥瘃露肘黑。
绣凤团衫青百衲,板鼓凄凉卖歌活。谓曾曲部寄穷食,三年对镜鍊媚骨。
芍药堂前伺颜色,秀秀声名一时夺。红豆风吹鹦粒断,白杨烟深蝶路窄。
旧主朱门半荆棘,家在江南归不得。归不得,君毋哀。
君不见藏春酒坞城西街,樱桃十里花正开。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