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小子元吾党,前贤亦故乡。春秋存俎豆,日月望宫墙。
血食堪千载,精灵自一堂。唯应杨伯起,秦晋郁相望。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楚人养狙
刘基 〔明代〕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折桂令·自述
元吉 〔金朝〕
【双调】庆宣和_春思一架残
张可久 〔元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纳兰性德 〔清代〕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 〔唐代〕
醉落魄(前题)
姚述尧 〔宋代〕
忆秦娥(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轩作)
毛滂 〔宋代〕
青玉案(筠翁生朝)
张元干 〔宋代〕
瑶阶草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