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越徼春生戏綵天,风流耆旧楚先贤。青州五马分符日,渭水非熊入梦年。
一自趋庭经术就,还应托乘帝恩悬。即今南极长朝斗,并照明珠北海边。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矛与盾
韩非 〔先秦〕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舜民 〔元代〕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乔吉 〔元代〕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露白蟾明又到秋
顾敻 〔五代〕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张惠言 〔清代〕
青玉案·吊古
徐灿 〔清代〕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辛弃疾 〔宋代〕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渔父词(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
王谌 〔南北朝〕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