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别赋吾能作,还销客子魂。上林又黄鸟,何处此青樽。
帝念徵兵日,人衔祝网恩。星榆散使者,春草待王孙。
于役分江徼,相思共蓟门。风尘异南北,莫向雁书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宋代〕
念奴娇·胭脂井
郑燮 〔清代〕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 〔清代〕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宋代〕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霜天晓角(寿文文溪,时守清江)
邓剡 〔宋代〕
沁园春(和苏宣教韵)
廖行之 〔宋代〕
瑞鹧鸪(席上)
郭世模 〔宋代〕
点绛唇
张元干 〔宋代〕
孤雁儿(有尼从人而复出者,戏用张子野事赋此)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