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夙昔红颜一大夫,乘轺河朔何为乎。除书岁下不得调,鼓其刀笔宁壮图。
帝恩初欲存折槛,谓尔祝网从皇都。相逢但饮邢州酒,太守况即高阳徒。
庭前秋色正惨淡,囊里新诗复有无。醉歌出塞云中曲,朔气飒沓来飞狐。
路傍小臣久汩没,安得座上开江湖。眼前大雅竟谁是,作者如山道各殊。
更须一日论万古,挥毫振臂群雄呼。维时海内称二子,高名自喜王生俱。
白雪青天动萧瑟,台郎郡吏同崎岖。楚璧照邻不敢献,蛾眉在宫还自涂。
王生仰视浮云徂,矫手捋我颔下须。与君周旋在今日,还能百万来长驱。
忽然神气回莽苍,孤城摇落相踟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赠薛校书
李白 〔唐代〕
王冕好学
宋濂 〔明代〕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中吕】普天乐 维扬怀古
汤舜民 〔元代〕
【双调】落梅风_天宝补遗姮
张可久 〔元代〕
河传·秋雨
阎选 〔五代〕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段克己 〔金朝〕
念奴娇(过小孤山)
秦观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王恽 〔元代〕
减字木兰花·新月
纳兰性德 〔清代〕
华胥引·秋思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