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床头一卷大玄经,湖上千山闭户青。傥忆故园能载酒,贫家不让子云亭。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其一
王维 〔唐代〕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仙吕】翠裙腰 闺思
朱庭玉 〔元代〕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宋代〕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欧阳炯 〔五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玉楼春·白莲
王夫之 〔明代〕
青衫湿遍·悼亡
纳兰性德 〔清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