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上陵无不美,秋杪更宜看。风雨朝佳气,旌旗拥汉官。
星流千嶂过,月出万松寒。倚马清钟外,新霜满玉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诫外甥书
诸葛亮 〔两汉〕
【南吕】一枝花_买笑银筝暗
曾瑞 〔元代〕
【仙吕】翠裙腰 闺思
朱庭玉 〔元代〕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庆团园(第五本)
王实甫 〔元代〕
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白朴 〔元代〕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为酸斋解嘲
张可久 〔元代〕
【双调】寿阳曲_担春盛,问
贯云石 〔元代〕
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
阎选 〔五代〕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程垓 〔宋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