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得故人书,握发再三读。缠绵数百言,肝胆豁倾覆。
上承起居问,下感进脩勖。虽劳鸿燕思,且慰泥涂辱。
去年所寄诗,徵我当和复。谫材本迟钝,往报愧不速。
置书怀袖间,汗出颜腼恧。永怀通家好,先世辑姻睦。
呜呼我大父,文雅动季叔。追惟所自出,实本王氏族。
风流齐阀阅,情谊均骨肉。兔丝附长松,柔弱易摧蹙。
矧我后生辈,疏略坐拘束。饥寒役道路,时序少攀属。
缅思老成会,光景同转烛。每过城西隅,低回怆心目。
时寻贤者居,邈在𢅛湾曲。方畦带寒蔬,斜径出脩竹。
升堂奉甘旨,宴客湑醽醁。委蛇伯仲间,颜色何婉郁。
往时客南浦,公馆蕃乐育。学子来趋风,簦笈奋远躅。
襜襜讲帷侧,济济森立玉。敷扬六义旨,骈叠雅颂录。
咏歌逾金石,剖析见丝粟。似闻厌尘鞅,欲访匡庐麓。
重湖涉深渺,把卷面飞瀑。云林固深窈,问学伤寡独。
岂必远人群,终然起岩谷。贱子罕所谐,微陋等朴𣙙。
偶从将军幕,未决詹尹卜。老亲困痹疾,稚子抱寒瘃。
内顾环堵空,何以甘藿菽。筠阳近留滞,风土渐谙熟。
锦水流郡西,闾阎散平陆。长云亘浮梁,车马竞驰逐。
风激仙洞凉,江浮凤山绿。苏扬遗赋咏,草木含清淑。
至今民俗淳,守业不出屋。反思好游子,奔走何碌碌。
故园久芜秽,荷耒思穜稑。轩裳苦乖违,农圃岂污渎。
勉意慰所亲,志愿在昔夙。感君同心言,义重秋兰馥。
抽辞酬远意,焉得不醇笃。扬矣合并期,悲歌睇鸿鹄。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载酒来访者不绝,而慧庆玉兰之名,一时大著。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