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千年会,崧高万古神。负图曾翊圣,间气又生申。
颖拔元无敌,清修况绝伦。生来近日月,龆龀上星辰。
怀橘休前辈,探镮秪后身。早承金马诏,竟冠玉堂宾。
讲幄时沾醉,宫坊数赐珍。文章班马则,道术孟颜醇。
绝艺邕斯上,高情颉籀邻。一挥惊霹雳,只字破风尘。
绚练王侯宅,苍茫海岳滨。幽劖光沕窟,巨榜照嶙峋。
星灿将军碣,云垂学士珉。崖题半吴楚,墨刻遍斋秦。
振鹭天衢丽,登龙野服臻。诸生弥济济,夫子益循循。
江汉谁堪濯,桃梅自有春。空传马融帐,真慕介休巾。
忆昔逢先庙,援公辅大钧。至人虚密勿,君子以经纶。
商鼎调和切,虞庭吁咈频。八方生气象,万物荷陶甄。
日晏离黄阁,鸡鸣侍紫宸。𦎟分紫驼背,袍锡锦麒麟。
顾命留元弼,今星礼旧臣。屹然匡社稷,公论在朝绅。
鹑首星躔徙,龙飞岁序新。风云回甲子,天地庆兹辰。
却老形如鹤,忧时鬓若银。含悽麾贺客,雅志为蒸民。
愚也蓬蒿士,萧条塞鄙人。猥蒙嘘弱羽,从此跃涂鳞。
原宪终多病,彭宣晚见亲。临洋徒叹惋,学步转邅迍。
宝绘开蓬岛,青歌颂大椿。微涓宁溢海,撮土讵增岷。
古意同如此,中怀托具陈。愿为金石楫,永永济迷津。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