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滚滚流日夜,降幡屡竖石头下。别有苍茫一片湖,山势周遭湖不打。
湖光十里擎风荷,游人竞说安乐窝。船头箫管驴背酒,吴娘楚客时经过。
城南暑郁蒸如瓮,汗雨横流湿衣缝。笳鼓欣停战伐声,篷船合作清凉梦。
一客新自天边来,一客卧起丛书堆。承平公子交章伯,酒龙诗虎争崔嵬。
天风浩浩三万里,吹我犯斗星槎回。河山不异风景好,今者不乐何为哉?
江城明媚雨新霁,菱叶莲蓬送香气。井阑莫问燕支山,钟声尚认鸡鸣埭。
闲闲十亩逍遥游,莽莽六朝兴废事。珠楼绮阁未渠央,青盖黄龙奈何帝。
盛衰漫唱《百年歌》,哀乐且图今日醉。酒波光溢金叵罗,银鲈锦鸭甘芳多。
强颜作欢赞眉饮,茫茫对此如愁何。夕阳映郭空波明,柳丝漾绿芦芽青。
平生旧游在吾眼,仿佛上野湖心亭。美酒肥牛酣大嚼,头冠腰箭恣欢谑。
遥想将军渡海归,相从凯唱从军乐。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