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丘中有一士二首
白居易 〔唐代〕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新艳
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元好问 〔元代〕
清平乐·东风依旧
刘弇 〔宋代〕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冯延巳 〔五代〕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五代〕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 〔五代〕
临江仙·离果州作
陆游 〔宋代〕
花犯(木芙蓉)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