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君来钟山秀,君去衡山高。问山何以高,为有人之豪。
山高得撑天,炼石可补地。君今采药行,为我重留意。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杂歌谣辞 其二 襄阳曲
李白 〔唐代〕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头上白接䍦,倒著还骑马。
秋夕
白居易 〔唐代〕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 〔宋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宋代〕
潇湘神·零陵作
屈大均 〔清代〕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浣溪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清代〕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九日)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