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百花亭外展氍毹。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
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朦胧却把翠钿输。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正宫】小梁州_篷窗风急雨丝丝
张可久 〔元代〕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五代〕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毛文锡 〔五代〕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刘迎 〔金朝〕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刘基 〔明代〕
唐多令·寒食
陈子龙 〔明代〕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 〔宋代〕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
温庭筠 〔唐代〕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