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读老杜诗集

王令 王令〔宋代〕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杜甫的诗作气势磅礴,精妙处后世无与伦比;他得轻的时候却是平庸度过,不被人赏识。
他的诗作取得巨大成功,是他发奋努力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应该穷苦一生。
杜甫的一生中,有描写刻画人间事物与自然景多的诗篇三千首,诗篇灿烂辉煌光照天地已有四百得。
身后虽有大名,但生前却寂寞、困顿,最后只在耒阳江边留下了一丘孤冢。

注释
老杜:指杜甫,唐代人,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气吞:《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多写实际生活,能反映当时社会面貌。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可比《国风》;《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哀王孙》等作可比《小雅》;《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述怀》《生衙行》等篇可比《大雅》,作用或有过之。故曰“气吞”。
妙无伦:精妙处后世无与伦比。
碌碌:平庸无能。
诗与穷:穷与工的关系,古人议论甚多,这是作者的看法。
镌镶(juān chán):雕刻,塑造。
物多:指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形多。
三千首:言杜诗内容非常丰富,数量之多。杜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
“惟余”句:唐大历五得(770),杜甫因避乱打算去湖南郴州依靠舅氏崔伟,行到耒阳时,因贫病交迫,不幸就死在船里,被草草埋葬在耒阳江边。直到四十多得后,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把他的灵柩运回河南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安葬。此句是悲叹杜甫一生,贡献如此大,却最后只在耒阳江边留下了一丘孤冢。

赏析

  这首《读老杜诗集》七言律诗,是诗人阅读杜甫诗集后的感慨,既高度评价了杜甫诗歌的赫赫成就,也对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赏析

  这首七律,既对杜甫诗歌作出高度的评价,又对诗人一生悲辛的遭际,寄予真挚的同情。全诗寄慨深沉,双赞颂为主,而以叹惋惋悲愤的心情出之。几千年来,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多不能得志于当世,杜甫是其中之一。王令借此诗代鸣不平,所以有一种傲兀之气,跃然纸上。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作者赞叹杜诗的成就,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又“气吞风雅”,达到精妙绝伦,无人能比的程度。然而杜甫在当时却被认为是碌碌无奇,虽有绝代的才华,并不能为时所用。《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都是写实的诗篇,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面貌。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作,类似于《国风》《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哀王孙》等作,可比《小雅》;《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述怀》《彭衙行》等篇,可比《大雅》。所以在杜甫身后,元稹、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等诗人,无不对杜诗倍加赞扬,杜诗对后世影响之大,也是无与伦比的。杜甫在世,遭遇坎坷,生活极端困苦,像《同谷七歌》写他自己“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像《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感叹“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都可以说明他的一生大多在乱离穷困之中度过,并不为当时所重。王令用这两句概括杜甫的一生,用意是极为深沉的。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诗三百篇,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话,杜诗也是如此。时代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国事的艰危,都使诗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的触动。这就是杜诗创作力量的源泉。诗人的生活,大多是穷困的,但王令认为不能因此说他们的诗是因“穷而后工”,更不能说是“诗道可以穷人”。历史上有不少英雄豪杰,他们在没有乘时而起以前,极度穷困,如韩信乞食淮阴,伍员吹箫吴市,他们都不是诗人,也一样的穷困,可见“诗道可穷人”不是确论。有些诗人如曹植、谢灵运、谢朓等人,诗也写得很好,却不因“穷而后工”。足见“穷而后工”之说,至多也只能有部分的道理;尽管工诗者以穷人为多,“诗道可以穷人”的说法,王令是极不赞成的。

  “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两句是王令诗中被公认的名句”三千首”是约数,杜甫现存的诗歌,只有一千四百多首,但这些诗篇牵涉的内容极为广阔,诗人忧国家之所忧,痛人民之所痛,面对复杂艰虞的社会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揭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杜甫对于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同情;对于国家的命运,有着真挚的关心,不管自己生活多么困苦,而忧国忧民的热情,始终没有衰歇过。除了上述诸种主题以外,即使是吟咏自然景象,怀念亲友,咏史怀古,题画、论艺、论诗、论字,也都有杰出的诗篇。因此“镌镵物象三千首”这句,是颇能概括杜诗的内容的。“四百春”也是举其大数,由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杜甫成年计起,至王令在世的1059年(宋仁宗嘉祐四年),约近四百年,杜甫的诗歌引起后世的崇拜和共鸣,激励着一代一代的爱国者。“照耀乾坤四百春”这句,是王令发自内心的崇敬的声音。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家来江滨。”是王令对于杜甫的悼念和感叹作者感叹杜甫虽然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这“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身后事”。据《旧唐书》及其他有关记载,杜甫在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直到四十三年之后的81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把灵柩运归,安葬在今河南偃师西北的首阳山下。诗人的遗体,在王令写诗的时候,已经不在耒阳了。所以有“惟余孤冢耒江滨”的感叹,这是就杜甫身后萧条的情况而言,以增加对诗人的悼念之情。▲

王令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您喜欢
赏析

望夫山

李白李白 〔唐代〕

□望临碧空。【禺页】
怨情感离别。
江草不知愁。
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
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
相思几时歇。
赏析 注释 译文

庖丁解牛

庄周庄周 〔先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京谣·蝶梦迷清晓

吴文英吴文英 〔宋代〕

陈仲文自号藏一,盖取坡诗中“万人如海一身藏”语。为度夷则商犯无射宫腔制此赠之。

蝶梦迷清晓,万里无家,岁晚貂裘敝。载取琴书,长安闲看桃李。烂绣锦、人海花场,任客燕、飘零谁计。春风里。香泥九陌,文梁孤垒。
微吟怕有诗声翳。镜慵看、但小楼独倚。金屋千娇,从他鸳暖秋被。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终不似。江上翠微流水。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衫湿·悼亡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

好事近(早梅)

王炎王炎 〔宋代〕

玉颊映红绡,搀报东风消息。虽则清臞如许,有生香真色。
相看动是隔年期,忍不饮涓滴。莫待轻飞一片,却说花堪惜。
赏析

浪淘沙(辛未中秋与文尉达可饮)

王炎王炎 〔宋代〕

月色十分圆。风露娟娟。木犀香里凭阑干。河汉横斜天似水,玉鉴光寒。
草草具杯盘。相对苍颜。素娥莫惜少留连。秋气平分蟾兔满,动是经年。
赏析

尉迟杯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长亭路。望渭北、漠漠春天树。殷勤别酒重斟,明日相思何处。晴丝飏暖,芳草外、斜阳自南浦。望孤帆、影接天涯,一江潮带愁去。
回首杜若汀洲,叹泛梗飘萍,乍散还聚。满径残红春归后,犹自有、杨花乱舞。怅金徽、梁尘暗锁,算谁是、知音堪共语。尽天涯、梦断东风、彩云鸾凤无侣。
赏析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张抡张抡 〔宋代〕

闻道彤庭森宝仗,霜风逐雨驱云。六龙扶辇下青青。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
帘卷天街人隘路,满城喜望清尘。欢声催起岭梅春。欲知天意好,昨夜月华新。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