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欲绣平原几度思。园蛾初作茧、络成丝。前溪水满雪消时。
波纹起,绿似小桃枝。
投足散涟漪。夜来开绣谱、度针迟。一痕青影暮烟微。
衔丝细,不用洗胭脂。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周德清 〔元代〕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
徐再思 〔元代〕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宋代〕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宋代〕
洞仙歌·旧交贫贱
辛弃疾 〔宋代〕
满江红·汉水东流
蓦山溪(咏茶)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
临江仙(寿千八兄)
陈允平 〔宋代〕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