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雨露恩宁薄,烟霞思独迷。向人披鹤氅,无分卷龙衣。
女伴愁将别,君王梦亦稀。他年青鸟使,衔表到金扉。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大德歌·春
关汉卿 〔元代〕
【商调】集贤宾_咏柳忆别恨
乔吉 〔元代〕
【越调】酒旗儿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田为 〔宋代〕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蒋士铨 〔清代〕
绮罗香·红叶
张炎 〔宋代〕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项鸿祚 〔清代〕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一叶落·泪眼注
朱彝尊 〔清代〕
踏莎行·倚柳题笺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