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溪流雨过增新涨。春山处处桃花放。中有武陵人。花前一问津。
幅巾裁白氎。坐听溪流咽。写入画图中。桃花映面红。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
白居易 〔唐代〕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游金山寺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芾 〔宋代〕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宋代〕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王国维 〔近现代〕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韦庄 〔唐代〕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王炎 〔宋代〕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郑文焯 〔清代〕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