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花衔日色柳衔烟。画楼前。水连天。缓橹轻歌,鸭嘴小娘船。
新载摇郎湖曲里,不愿取,渡头钱。
前山深树有啼鹃。恨年年。未归旋。红板人家,犹自挂秋千。
日薄馀寒春又晚,溪路远,草芊芊。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元代〕
【双调】落梅风_客金陵台城
张可久 〔元代〕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
笛家弄(水际闲行)
菩萨蛮
祖可 〔宋代〕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宋代〕
鹊桥仙
张抡 〔宋代〕
醉蓬莱(寿)
张元干 〔宋代〕
长相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