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淮南路。正值嵩阳归去。梨花晚、寒食初过,与汝东湖最深处。
夜凉倾斗醑。听拨银筝无数。扶红袖、酒醒回时,长是城头鼓声曙。
恨一别如雨。更南北东西,春还秋暮。许昌宫里留君住。
任作赋繁台,题诗梁苑。何期此地复相遇。仿佛似前度。
看舞。郡中署。便图遍屏山,歌残烛树。送君还上棠溪渡。
望长淮千里,依然东注。那堪言别,况绿柳,渐飞絮。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辛弃疾 〔宋代〕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孙光宪 〔五代〕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萨都剌 〔元代〕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 〔宋代〕
鹤冲天·梅雨霁
水调歌头·盟鸥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丁香结
陈允平 〔宋代〕
洞仙歌(游大涤赋)
张韫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