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仙赏夙所慕,幽期行独寻。清耀在巾舄,微闻丘中琴。
流水澹孤兴,归云闲远心。从兹谢朝市,永极烟萝深。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五更断魂曲
佚名 〔明代〕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 〔唐代〕
乌夜啼·春思
赵令畤 〔宋代〕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 〔元代〕
满庭芳·茉莉花
柳永 〔宋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
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
姚述尧 〔宋代〕
感皇恩(晚酌)
毛滂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