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讣闻君欲死,惊定泪沾衣。梁狱书徒上,秦台镜亦非。
恨深淮草绿,魂远越山微。从此无期会,闲宵梦尔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明代〕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王国维 〔近现代〕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朱彝尊 〔清代〕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 〔宋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定风波·暮春漫兴
清平乐
王质 〔唐代〕
乌夜啼
石孝友 〔宋代〕
满庭芳(寿富枢密)
张元干 〔宋代〕
朝中措(首夏)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