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野人不到山中久,见山若见平生友。咫尺相看解有情,几番别去仍回首。
石林精舍小茆庐,便欲牵萝学隐居。周郎拍手向予笑,云是吾家山水图。
角巾野杖行潇洒,又似商颜采芳者。瀑水淙淙岛外飞,岩花寂寂云中下。
潭声树,凉萧萧,世人何必轻渔樵。霜枝可薪鱼可食,时来不负金台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虞帝南巡后,殷宗谅闇中。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
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近现代〕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欧阳炯 〔五代〕
兰陵王·卷珠箔
张元干 〔宋代〕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纳兰性德 〔清代〕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宋代〕
南乡子·舟中记梦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王质 〔唐代〕
苏幕遮(送张删定赴召)
临江仙(代闺怨)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