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山谁结茆,潮阳使君归避敲。五马行春何处在,空梁落月多神交。
后人此地还庐墓,日望寒松叹风树。损庵画坐想音容,密斋夜起悲霜露。
阿翁曾与石为邻,今见盘陀若大宾。阿翁当年与山好,仰止今朝思古人。
澄湖积雨秋波净,菱叶荷花落天镜。出户唯将鸥鸟亲,罢琴也逐渔樵兴。
君家事业何可当,兄弟联翩如凤凰。新制文章行满箧,旧藏袍笏尚堆床。
溪藤歙砚相辉焕,金薤琳琅映华翰。秘阁图书出晋唐,故家彝鼎超秦汉。
我昔登龙候使君,满堂宾客正论文。南阳醉墨今何在,太史清诗久不闻。
前朝冠盖多如雨,谁共使君同日语。地下逢人不愧心,人间有泪空传古。
三十年来别永阳,白头无复更登堂。心随辋口栾家濑,梦落盘中李氏庄。
看君岂是悠悠者,昨日桥门动声价。合浦初还照乘珠,流沙远致空群马。
到家又结草堂期,曾对山灵发誓辞。名遂古来应税驾,南湖谁假北山移。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