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日暮寄宿在田家,谷口南风生枣花。田夫归来系牛牯,向前问客何乡土。
厨头唤妇具黄粱,树里携瓶沽酒浆。木绵作衾溪石枕,青竹为灯照吟影。
田夫更语妻勿嗔,客子不是寻常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宋代〕
相见欢·小鬟衫着轻罗
周稚廉 〔清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苏轼 〔宋代〕
菩萨蛮
李好古 〔宋代〕
诉衷情
张抡 〔宋代〕
江城子
石孝友 〔宋代〕
点绛唇(月波楼重九作)
毛滂 〔宋代〕
浣溪沙(笃耨香)
张元干 〔宋代〕
谒金门(陪苏子重诸友饮东山)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