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截竿入城
邯郸淳 撰 〔魏晋〕
楚人养狙
刘基 〔明代〕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凭栏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陈维崧 〔清代〕
青衫湿·悼亡
纳兰性德 〔清代〕
摸鱼儿·午日雨眺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宋代〕
满江红
邓剡 〔宋代〕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