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唐代〕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赵岩 〔元代〕
思远人
赵令畤 〔宋代〕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陈继儒 〔明代〕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孙光宪 〔五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纳兰性德 〔清代〕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宋代〕
念奴娇·赋雨岩
辛弃疾 〔宋代〕
洞仙歌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