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明代〕
韩江竞渡沸天涯,岭月偏随使者槎。云白犹然依子舍,离黄自是护皇华。
樽前词客思摛草,海上羁臣懒种瓜。民力艰虞今转剧,可无献纳起桑麻。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中吕】粉蝶儿_思情雾鬓云
张鸣善 〔元代〕
【双调】清江引_笑靥儿盈盈
乔吉 〔元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宋代〕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近现代〕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王国维 〔近现代〕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邓剡 〔宋代〕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龚自珍 〔清代〕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