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新乐府 昆明春
白居易 〔唐代〕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瀁,波沈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动植飞沈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
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臧僖伯谏观鱼
左丘明 〔先秦〕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记游定惠院
苏轼 〔宋代〕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元代〕
凭阑人·赠吴国良
倪瓒 〔元代〕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晏殊 〔宋代〕
浣溪沙·水满池塘花满枝
赵令畴 〔宋代〕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牛希济 〔五代〕
菩萨蛮·富阳道中
毛滂 〔宋代〕
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