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维彼燕石,明月是居。
爰发深藏,庶用见誉。即曰瓦甓,孰救其初。歌以言之,周客一何疏。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曾子不受邑
刘向 〔两汉〕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五代〕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鹿虔扆 〔五代〕
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程垓 〔宋代〕
水调歌头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韩君美
白朴 〔元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代〕
满江红·暮春
霜天晓角·赤壁
满庭芳(吉度)
胡浩然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