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伦天地翼纲常,首先孝悌经为详。修齐平治皆本此,谁欤实力身担当。
吾乡夙以忠义著,人才每得江山助。孝行人争说谢公,至今乡里尚腾誉。
同邑推官有谢子,系公五世直系嗣。公卿宾客诗酒仙,吏隐闽江共需次。
缅怀祖德徵题诗,备述先人乌鸟私。一幅丹青手示我,激昂慷慨扬清眉。
道是先人孝行卓,泥涂轩冕人磊落。工书直欲驾苏黄,知医名噪江南北。
天性纯挚亦谦蔼,济时畜有三年艾。母病风痹十八春,亲侍汤药未解带。
曾旌清代宣宗朝,天语丝伦一字褒。愿以诗歌继邑乘,阐发幽光庶孔昭。
我闻斯言式遗像,肃然起敬心景仰。屈指六千四百日,相依为命尽孝养。
晨昏寒暑忧患共,母痛亦痛惊厥梦。肉可剜兮身可代,家世浑忘孰轻重。
恨不化作身外身,千万菩提呵护频。寸草春晖断复续,假龄默默天与神。
方之古贤谁近似,望云终使闾空倚。卧冰哭竹亦一时,常变久暂何能拟。
心香一瓣神为驰,祇恨苍苍生我迟。不获亲承杖履教,披图亦复空尔为。
几多绣虎雕龙笔,争挥珠玉积篇帙。掷地谁作金石声,毕竟推官善继述。
广求图诗体图意,两可风世彰大义。愧我未足扬幽潜,俚吟勉酬桑梓谊。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