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我所思兮在新泉,地发蟹眼长涓涓。诸贤云集观我生,积累可以成大川。
萧子台高系去思,院中百卉弼唐迁。咏归一调久欲绝,诸贤翕与端溪传。
予欲从之亮非远,自然堂外同此天。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双调】蟾宫曲_送客之武昌
周德清 〔元代〕
殿前欢·拍栏杆
乔吉 〔元代〕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 〔明代〕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王质 〔唐代〕
鹧鸪天(县有花名日日红,高仲坚席间作)
姚述尧 〔宋代〕
菩萨蛮(送友人还富沙)
张元干 〔宋代〕
鹧鸪天
张孝祥 〔宋代〕
鹧鸪天(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