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文昌列宿徵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奔亡道中其五
李白 〔唐代〕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牛希济 〔五代〕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延巳 〔五代〕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李清照 〔宋代〕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辛弃疾 〔宋代〕
南歌子(茉莉)
陈允平 〔宋代〕
洞庭春色(三神泉元夕)
吴泳 〔宋代〕
渔家傲(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
张元干 〔宋代〕
西楼月(即春晓曲)
谒金门(杏花)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