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明代〕
三三两两暮春前,点也曾蒙一喟然。拨破烟云来弄月,却疑尘骨换流泉。
薰蒸此气真堪爱,感应之机可浪言。翠竹疏松回晚照,暖风吹我过前川。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汤显祖 〔明代〕
【越调】柳营曲 赏春
吴西逸 〔元代〕
花艳冶,柳欹斜,粉墙低画楼人困也。庭院星列,罗绮云叠,簇簇闹蜂蝶。紫霞杯我辈豪侠,绿云鬟仕女奇绝。乌丝栏看醉草,红牙板唱声揭。别,同载七香车。 避暑偶成 共翠娥,酌金波,湖上晚风摇芰荷。丝管情多,帘幕凉过,暑气尽消磨。扇停风几缕柔歌,袜凌波一掬香罗。醉魂偏浩荡,诗兴费吟哦。睃,老子正婆娑。 秋闺 笼太纤,拜银蟾,恰团圆几时云又掩。尘淡妆奁,风透朱帘,无语望雕檐。博山炉香冷慵添。阳春曲唱和难タ。新凉开扇影,清恨蹙眉尖。嫌,何处可消淹?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周德清 〔元代〕
醉花间·休相问
毛文锡 〔五代〕
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 〔清代〕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纳兰性德 〔清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李煜 〔五代〕
诉衷情
陈允平 〔宋代〕
阮郎归(咏夏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