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落日衔杯蓟北秋,片心堪赠有吴钩。青山明月长相忆,白草寒云迥自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 〔唐代〕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 〔元代〕
清平乐·东风依旧
刘弇 〔宋代〕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宋代〕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 一作:问院)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五代〕
南乡子·新月上
李珣 〔五代〕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 〔清代〕
祝英台近·剪鲛绡
文廷式 〔近现代〕
剪鲛绡,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连番风雨。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宋代〕
烛影摇红·送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