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人道先生是逸民,不知二姓即无君。当时若作杨朱学,彭泽如何来屈身。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水调歌头 舟次扬洲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
续古诗十首 其四
白居易 〔唐代〕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
王国维 〔近现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张淑芳 〔宋代〕
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
吴锡麒 〔清代〕
点绛唇(崇阳野次)
王炎 〔宋代〕
庆春宫
陈允平 〔宋代〕
点绛唇
西江月(桂州同僚饯别)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