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客
白居易 〔唐代〕
【越调】寨儿令_汉子陵,晋
鲜于必仁 〔元代〕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 〔元代〕
【双调】落梅风_天宝补遗姮
【仙吕】点绛唇 闺愁
贯云石 〔元代〕
我侬词
管道升 〔元代〕
忆江南词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 〔宋代〕
临江仙(落梅)
王炎 〔宋代〕
点绛唇(崇阳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