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唐代〕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顾敻 〔五代〕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冯延巳 〔五代〕
后庭花·石城依旧空江国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近现代〕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顾德辉 〔宋代〕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昼日移阴
周邦彦 〔宋代〕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