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修本草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七略》详《素问》,《七录》升《本草》,吴公华公所搜讨。唐兴百事皆修明,李姚史学贾孔经,医方亦校于志宁。

赏析

题阿房宫图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一百万卒长城中,四十万卒新安东。咸阳闾左已尽发,余者内筑阿房宫。

小刑鞭笞大刑族,趣就咸阳万间屋。连城跨渭百里余,日月光穷许然烛。

秦家筑城非一隅,秦家筑宫连百区。雄心一世至万世,束缚黔首常安居。

可怜绢粉今凄瑟,焦土星星野萤出。版屋祠荒赛百虫,阿房赋冷吟残虱。

噫吁嘻,悯儒乡,火一日。咸阳宫,火三月。君不见,楚人灰红秦烬黑,汉家龙兴由火德。

赏析

泰山道中 其四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山形非徒高,远莫测所届。沧溟三万里,石脉透海外。

当其势奔腾,显越齐鲁界。低瞻饶岳渎,并此析支派。

巍巍兼荡荡,克配天体大。其标难正视,万象怵光怪。

支峰皆整肃,略不涉奇态。风递沧海涛,山前作清籁。

赏析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 其四 二崤山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逼仄复逼仄,西经二崤山。山溜冲作道,巨石横为关。

关门前,黑如许,西飘秦风东晋雨。南陵北陵事迹陈,遑识夏后兼周文。

止忆晋五帅,秦三臣,为晋胜,为秦奔。晋人虽墨衰,秦人亦素服。

向师茫茫恸秦穆,老臣此时无泪哭。出山一里路渐平,巨石夹道愁纵横。

君不见,山凹不特炎暑酷,瞥有野鹰来攫肉。

赏析

自元符宫上大茅峰憩晓霞阁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申旦不复眠,视此崖上月。初阳尚未升,了了见仙阙。

冥濛松树外,复见一星没。楼北客尚眠,楼西窗已豁。

蓝舆顾不至,久待意郁勃。二里抵一泉,流清鉴毛发。

延回积千转,磊磊出山骨。原野何郁迂,阴云气飘忽。

层楼自孤迥,毁壁尚高揭。原田间山麓,百复不居一。

岁歉民气怒,山行寡完褐。犁锄复群聚,草树经㔉掘。

野雉不敢飞,穷搜入狐窟。疲踪愿登阁,幽想已入樾。

曾言富仙酿,斟酌苦易竭。亦感生计微,年荒未收秫。

赏析

泰山道中 其三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一山戴一山,重戴至谷口。遵山视重戴,高仅及社首。

方知众高积,拔势乃得陡。山坳环数郡,元气蒸泽薮。

中虚蕴灵宝,万古谁敢剖。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

七十二代君,贞符藏北斗。

赏析

奉酬缪公子白沙河见怀诗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尔如华亭鹤,不欲识二陆。解后得识张季鹰,雅志不复矜飞腾。

我如昭邱狐,读书名博物。茂先可语不识机,亦欲辞归住蓬荜。

赏析

宿沙枣泉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伊犁三月三,哈密六月六。风日固自佳,其奈客幽独。

今宵宿沙枣,马病扰心曲。挥扇急出门,临流看飞瀑。

林长久延伫,石喜可容足。鸦巢厌人影,月出景相逐。

双燕更有情,更残导归宿。

赏析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十六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幽绝城西半亩宫,古垣迤北尽长松。危楼不用枯僧上,罔两时时代打钟。

赏析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二十一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城西连日雨昏黄,急溜先倾羊马墙。夜半老兵惊起叫,皂雕如虎扑人忙。

赏析

远佞人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魏征劝我远佞人,佞人谁,士及裴矩同封伦。君不见,佞人毕竟不可离,两朝富贵封德彝。

赏析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 其四 池草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离离千百种,种种出池沼。深知造化心,无名尔偏好。

一与春风缘,还应作小草。

赏析

赵大怀玉招饮醉后却寄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朝狂饮百觞,暮狂饮千钟。恨客只说樊少翁,怪君何招盖次公。

立谈一语咸失欢,醉乡天地何能宽。醒时颇知客颜色,兀兀一尊移向壁。

酒狂于我不可当,一月不出蓬蒿堂。读书只欲究世务,放笔安肯为词章。

胸中之奇亦思吐,意欲上书丞相府。直将心迹寄青云,不用头颅入黄土。

赏析

自励 其二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宁作无知禽,不愿为反舌。众鸟皆啁啾,反舌声不出。

岂系果无声,无乃事容悦。依依檐宇下,饮啄安且吉。

何忍视蜀鹃,啼完口流血。

赏析

自渒水入淮半日至颍口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渒水流不归,长淮极天静。我行发舒六,十月至清颖。

颍尾清我心,颍歌行复警。严霜岸头重,积势落颓井。

古树啼鸺鹠,闻声不知影。稍稍上初月,戚戚聚浮梗。

旷野无人居,扬沙极千顷。中原此开阖,寥廓少翳屏。

行当苦岁月,栖亩寡实颖。星辰肃中宵,行客畏短景。

踟蹰冰雪意,兆始心已领。百里不可休,客程同兽挺。

赏析

朝阳凤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言路通,主德崇。言路绝,国祚厄。牝朝气运亦已终,一朝威凤鸣神龙。

赏析

呼画师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护儿儿作相,世南男作匠。君不见,阎家兄弟更可嗤,为宰相,为大匠,为画师。

赏析

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 其二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夜吟方倚树,晓梦已入竹。风铃散疏声,悬灯照凄绿。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迹感铩羽禽,狂惊失群鹿。

穷乡此留滞,乐岁苦踯躅。岂念怀与安,徒成歌复哭。

赏析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四十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结客城南缓步回,水云宽处浪如雷。昨宵一雨浑河长,十万鱼皆拥甲来。

赏析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十一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危厓飞起千年石,压倒南山合抱松。

赏析

溪南曲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溪西月不华,溪北桃无花。风光只落溪南路,和月和花筑楼住。

花枝二月人二旬,楼高一层春一分。溪光已隔画桥影,柳色自斗疏阑春。

岸云凝红水云白,总逊春衫好颜色。百花开处百禽鸣,楼上添衣楼下行。

寻芳肯到春溪口,堤上行人学垂手。放船肯过长河湄,墙头女儿仿画眉。

画眉尚避春莺见,照鬓都疑水禽羡。镜里浓云晓上头,竹中轻粉宵匀面。

春幡亲制初护见,楼角三面悬玲珑。眸迎深馆迢迢绿,手展文窗扇扇红。

星疏夜久愁犹立,露冷草香虫尚蛰。百饼薰笼总厌烧,启帷试放生香入。

消息今年异往年,客巢新定故巢迁。愁边晓泪疑含露,望里春潮已接天。

伤春曾到春台畔,笼鸟生疏茶敢唤。背客亲移北户镫,呼鬟更掩重门扇。

短短疏篱漠漠尘,沿溪楼阁对墙身。缘知溪路经三折,只共波光住浃辰。

可怜门左闲亭坞,三月谁为众香主。抛客年光誓不停,迷人草色寻应苦。

一样扁舟去未还,五湖踪迹异三山。春来依旧花千树,梦醒空愁月一弯。

赏析

游醉翁亭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声复。

蓝舆背山始入山,水声已往何时还。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飞还水禽噪。

言寻醉翁石,更诵醉翁文。醉翁宾客不可见,山石欲雨溪生云。

咄哉文字亦有灵,能使此山此水无余情。我观翁时值梅喜且惊,犹复夭矫屈曲如龙形。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我歌一篇翁赏心,滁山高绝滁水深。

赏析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五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力耕心志纯,外物不得动。虽经百寒暑,寝息无一梦。

妻孥习辛勤,百世常与共。秋成共欣慰,春至即播种。

年丰赛神毕,腊酒互相送。尚嗔邻家翁,年衰腰足痛。

赏析

自新塘至伍浦溪行杂诗 其三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两村本一村,中有云水界。溪流经数折,南北已分派。

连宵风色紧,目送去帆快。人定波有声,神鱼望星拜。

赏析

杂诗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黄云如车轮,吹堕郭北门。霜蹄与短毂,碾作十丈尘。

尘飞值浮云,莫遏东归心。东归亦何意,咫尺愿作霖。

作霖会相保,栖汝在弱草。

赏析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三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穷乡寡文学,颇爱土俗淳。茅檐八九家,五世相与邻。

儿童读书归,行处拾堕薪。偶逢大父行,拱立识所亲。

日晚饷北皋,牵衣渡横津。心忆朝诵书,沿途讽逡巡。

赏析

独酌谣四首 其二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独酌谣,独酌无所知。离离春心开,飘飘若游丝。山风为我披襟,百舍为我行吟。

楼高三层,月不得升。燐火飞出,光明若灯。上楼钟声三,下楼鼓声四。

冥冥濛濛飞雨至,蝙蝠吓人还展翅。

赏析

大风登摄山顶望江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山僧出户惊狂客,绝顶立同山木植。苍松冈南阁一层,飞鸟欲下人还登。

白云濛濛一招手,天风忽吹离立久。雄心直挟海水飞,南望天门北京口。

赏析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二十六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生羌一月病弥留,夜半魂归户不收。忽变驴鸣出门去,郭桥何似板桥头。

赏析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二十二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万死方来西海头,别司锁钥领兜牟。关中老守疏狂甚,尚忆东风燕子楼。

形式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