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浮溪
李达 〔明代〕
谷口鸣猿急,波前落日微。溪流土不见,石聚树仍稀。
野饭留行客,山风净旅衣。田家投宿稳,犹及暮云归。
扬州慢
汪洋 〔明代〕
茅店荒鸡,断桥流水,客中又听檐铃。忆春台煮酒,问击筑谁听。
料风雨、家山捲遍,少年心绪、都落旗亭。笑区区、同是风鸢,不拟多情。
漂零四海,旧轻狂,重理堪惊。算折尽垂杨,年光肯与,屠狗功名。
越客楚才都老,吴钩冷、拍也无声。剩平芜唤我,登楼依旧青青。
闻赤公扶病登山有怀二绝 其二
释函可 〔明代〕
山高雾重更多风,到处崎岖路不同。片石短松须歇足,莫于峰顶哭途穷。
寄答曰庐诸子
书来知汝未曾离,竹杖麻鞋好护持。我罪已深衰更甚,不须翘足看松枝。
山中同诸老夜话
烧松共话到更深,衣薄钟残雪又侵。住得此山非近世,不须重问祖师心。
题王公六椽庵
却因罪废觉于于,茶椀残编足自娱。室比维摩无一半,屡将香饭致文殊。
寄丽和尚
人天翘首岭云空,又向匡庐觅旧丛。杖底瀑飞三百丈,好携一滴洒辽东。
忆古松堂
门外鸾溪面面山,古松正对第三间。只今纵到翻经处,松亦苍颜我老颜。
寄讯僧住
少小孤寒实可怜,长成犹有蠹残编。前身野衲应留誓,不睹人间作业钱。
题谦公寄画梅
美人赠我一枝梅,岭上曾过十七回。骑马路边香不了,斜阳石压倚岩开。
月下怀赤公
月光如水洗虚空,人在城西金碧丛。一自龙天推出后,何曾只字到山中。
二十七日虎至厨门
湿尽枯柴雪满天,山厨昨日已无烟。眼前病骨今如此,知尔难垂一点涎。
赠净如师
何须看教与参禅,运水搬柴傲昔贤。万行尽从勤处满,西方曾有自生莲。
赠戈居士
六祖当年不识丁,金刚一句便回程。而今一卷从头诵,犹自深更爱听经。
崔氏筵食乾荔枝
岭南四五月,丹实喜垂垂。贫者亦得饱,鸟雀各痴肥。
一别逾八载,寤寐长相思。谁谓我此生,复有见尔期。
尔颜宁似旧,臭味已全非。入手倍见惜,未嚼心伤悲。
想尔当繁茂,岂意落边陲。见我良独愧,席上共珍奇。
我实谅尔心,人世贵相知。
谢与乐兄赠药
祇因贫病易相怜,清泪频挥白雪前。犬马残生偷旦夕,何须药饵更延年。
清晓
清晓候门立,癯然骨空留。举步衣尘飘,知是儒者流。
向我一长揖,未言知有求。曰来自暮春,挟卷逐朋俦。
只言秋有花,谁知雪空稠。许织既非素,颜瓢亦足羞。
男儿志四方,身口不自谋。日饥犹可支,夜寒风飕飗。
击石爇□枝,即此是衾裯。吾道乃终穷,悔不事荒畴。
薙发入空门,未审能见收。我闻心惨裂,哽咽语不休。
止止勿复道,分钵润枯喉。斯文天未丧,诗书安可雠。
山居十首 其六
野鼠每投案下,小禽近诉窗前。即此是亦为政,山中无党无偏。
译鸟言七章 其四 鹊
鹊惜惜,多少新民不得食。
过蓝田访岑梵则二首 其二
释函是 〔明代〕
惜别自今日,交游忆十年。雁归芦渚冷,人到杏花前。
往事不堪论,遐心总入玄。悠悠江上水,遥望白云边。
有所思
有所思,所思亦何益。我置君心于我心,君置我心于道侧。
君心似我胡可得,北斗在南南斗北。泰山如砥平,黄河如箭直。
若得君心有转移,与君重复整相思。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 其一
罢汝栖贤守,归余侍者寮。遽闻北地去,竟负南山招。
积绪千言少,离忧一梦遥。更怜去秋事,零泪纸窗飘。
卜隐洪岩
解院寻深隐,洪岩最上关。碧霄怜老拙,高视谢人寰。
举世魔风炽,惭予壮志顽。愿生真有道,早慰圣明颜。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十七
何处堪栖息,烟霞隐梵宫。鸟摇篱菊嫩,犬吠夕阳空。
问世无成策,安心只是穷。老僧惟有退,含笑委长风。
杜鹃花
千株红照日,深浅染啼痕。不尽湘妃泪,难招蜀帝魂。
芳心随野阔,春色向人论。莫以悲欢态,年年醉石门。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九
望夕光沉魄,晴林影尚微。为云曾不是,即月岂全非。
过眼山容隐,含情夜色晖。若教迟皓洁,已丧目前机。
怀王园长
四望重围鸟鹊愁,何人乘月独登楼。海门一夜寒沙起,香水三春野服游。
古寺黄鹂啼欲暮,严城画角吹成秋。河山万里应同恨,雪竹霜筠此日投。
八齐
峰峻疑悬布,玲珑逼汉低。徘徊惊晓鹤,呃喔误宵鸡。
竹摧阴壑影,猿断北山啼。沃土候春暖,携锄分夜畦。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一
歘然一自返,头白老青山。俯鉴游鱼戏,仰看飞鸟还。
身随松鹤瘦,心逐野鸥閒。旦晚清阴下,安知世路艰。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九十六
百情安一遇,得解不成文。雪满云山合,澌流河汉分。
掩窗寒隔纸,煮茗叶烧云。俯仰观尘劫,冥心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