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一
释函可 〔明代〕
三年前此飘花雨,今日来看一县花。旧户新氓俱乞遍,一瓢直入到公家。
忆曹溪
满界萤飞说是灯,溪河半滴饮何曾。肉身纵在肠应断,既哭苍生又哭僧。
心公移寓木公舍得子二首 其二
相依庑下朔风吹,更截牛衣为裹儿。想得高堂寒夜梦,拨开深雪自含饴。
普济寺
到此都成选佛才,嵯峨高阁倚云开。关东处处精蓝布,那得摩腾经卷来。
古怨
花飞到地枝难上,河流到海水难还。莲子落泥心尚苦,湘竹成帘泪尚斑。
采菌二首 其一
木生在高原,岂意烂作泥。茂草蒙其头,牛羊践踏之。
自顾不敢怨,世事安可知。每岁五六月,日晒雨复滋。
晔晔长新菌,五色转参差。黄者金芙蕖,青者碧玉芝。
天地有正气,积郁不得施。触物吐光艳,腐朽化神奇。
采采必盈筐,踌蹰发深思。物理固难测,可以疗我饥。
谢易修师为染衣
赠大茎师
如何万里亦孤身,历尽豪华不厌贫。越水吴山无限好,却来塞外漫相亲。
谢与乐兄赠药
祇因贫病易相怜,清泪频挥白雪前。犬马残生偷旦夕,何须药饵更延年。
散淡花
青茎发红葩,萧疏间山翠。厥根众瓣攒,大都菘白类。
性既和且平,微苦亦有致。其味信足嘉,其名亦足纪。
安得散淡人,相与长甘此。
闻耀寰仓卒就道
边塞虽云苦,久客亦有情。况复饮啄多,相与若弟兄。
言别已两月,依依不能行。昨日顾荒寺,犹云候层冰。
今晨寄声来,急促事长征。牛车满残帙,牵儿苦伶仃。
岂不惜离别,严驱无暂停。寸心未一言,遥遥望前尘。
借书四首 其一
云雾难遮眼,言借古人书。信手展残帙,心颜忽已愉。
人各适其适,积习宁顿除。平生无所争,所争蠹之馀。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偶成二首 其二
有山岂无石,人自厌嵯峨。有水能不流,人自厌风波。
所见亦由人,山水本无他。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七
稽首栖贤老,百拜华首台。少病复少恼,步履永康哉。
月缺必复圆,鹤去必复回。时序有循环,雪消春水来。
愿言各加飧,毋重念不才。
博里歌 其一
柰何许,担水放白艚,到底充不去。
晓过螺川
释函是 〔明代〕
螺川寒日上,依旧照金牛。烟水流残磬,江风吹暮秋。
战争虚岁月,存殁几交游。都是归山事,人间易白头。
将还雷峰留别古冈诸子
一自闻风鹤,深惭遁者讥。寻生人有路,策杖我何归。
旧筑青山稳,征帆野岸微。江城重回首,春草绿依依。
霍觉商父子四人死难二首 其一
生平多慷慨,死国在儒林。父子情偏重,君臣义独深。
碧潭今日事,明月古人心。俯仰堪谁语,一堂玄对森。
同善邻须识游玉帘泉
归山不出户,初过玉帘泉。万壑危桥隐,一峰寒瀑悬。
何人开石径,引我入云烟。最爱金轮近,閒携三两禅。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
管奏石泉细,图开峦岫横。临池爱人影,近柳羡莺声。
日落溪云重,月明山雾轻。万缘何处去,持此慰生平。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三十五
山远有猿噭,溪深无水声。夜来云际火,照见古湓城。
微月入林浅,归鸦到树轻。心间纡暝色,含盼不胜情。
悼无方二首 其一
归山将一岁,哭子畏心伤。因悼袁高老,重添泪数行。
死生真电火,来去怯冰汤。濒海无人处,春蛙聒夜塘。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九
望夕光沉魄,晴林影尚微。为云曾不是,即月岂全非。
过眼山容隐,含情夜色晖。若教迟皓洁,已丧目前机。
三江
停舟烟树白,沽酒对寒江。古驿无嘶马,孤村有吠尨。
近坟埋土垒,远火暗山窗。谁复能同此,栖芦雁一双。
十一日三登峰顶
何时何地独支藤,三上峰头尚有僧。风起烟销江练碧,云寒霜重石床冰。
平原返犊笛声远,古木留人月色增。万载清秋应共此,柴门深锁佛前灯。
十月九日病起
白草纷披孤磴出,青乌啐啄败垣寒。野人病起若初到,旧处经行作梦看。
乱叶拚将流水去,千峰忍见夕阳残。庞眉石上知谁世,细雨斜风秖自叹。
哭千山剩人法弟三首 其一
鸰原北望雾云重,白草堆中古寺松。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
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
晓湘李大司寇八十一初度
今古齐观劫外春,朱帘高捲彩筵新。霜威尚见前朝老,雪鬓长看后代人。
黑白且图良友对,敲推嬴得野僧邻。桃花流水从通塞,稳卧钟山松柏身。
石长老入闽已有别句临行再书扇头二首 其二
一瓢峡涧冰霜重,千里云幢身世轻。话月总教随刹土,临门犹悔出山情。
庾关古已多行客,乌石今仍对会城。拄杖到时春已半,堂前不信草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