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减字木兰花
汪洋 〔明代〕
流风撩褥,荒梦离离谁可掬。剖夜灯昏,独驿尘车绿覆门。
哐啷声里,恍惚行人生到死。星野欹深,坐觅伤心没处寻。
咏馨岁暮见怀且屡以多作诗为劝戏荅三首 其一
李达 〔明代〕
为君试说南山陲,斸苔移石归迟迟。风日雨露敢轻忽,鱼虫草木须扶持。
自安庸福天不妒,为耽佳句心已疲。比年自号无能子,莫向人前哦此诗。
寄与公三首 其三
释函可 〔明代〕
茆庵灯火旧来过,君自咿唔我自歌。他日乘车休下揖,但逢破笠不须呵。
即景
山山树树何皎皎,四顾人天一色清。只有乌鸦瞒不得,枝头数点最分明。
闻浪大师信
曾把三缄戒鄙人,如何无妄及其身。莫为相怜情较切,个中甘苦独尝亲。
送居士省母
望云几度泪沾衣,此日长边一雁归。兄弟团圞欢共舞,莫将风雪诉庭闱。
怀还山诸子
去岁雪中谈岁暮,只今岁暮夜空长。纵然未到家山去,一路梅花也自香。
寄耻若禅人
虽依城郭亦山林,塔影河流足好吟。况有异方新弟子,何劳重话祖师心。
谢易修师为染衣
残菊
菊开人尽赏,菊残人尽弃。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五
四月五月间,畦蔬摘有馀。口腹亦何厌,贪得无贤愚。
言采岸边菌,兼采水中蒲。菌味既已别,蒲根更复殊。
岭南金竹笋,恍惚可与俱。十年忆乡土,口嚼心踌躇。
桥上石
桥上石,半是前人坟上碑。细想当年立碑日,儿孙罗列盛威仪。
重重种树重重护,岂料垫人脚下泥。车轮直辗题名处,牛蹄马足纷交驰。
传语后来人,刻浅莫刻深。刻浅模糊刻深在,长感千年行路心。
山鬼四章章四句
明月在天,塔影在地。北风凄凄,惟吾与尔。
塔影在地,明月在天。汝不我处,人谁汝怜。
汝惟一舌,我惟一脚。我啸汝歌,汝歌我跃。
天地草草,山河落落。霜老星残,云胡不乐。
韶阳道中病起适无侍者复病
释函是 〔明代〕
我病差能饭,君行复被风。心悬千里切,途哭两人穷。
忍冻推残絮,频兴候曙钟。青山岂易得,珍重百年中。
送山品台设领诸衲上华首
三老潮头暗,百花春后明。莫频回首处,遥慰故山情。
离乱田庄旧,辛勤手足轻。吾门多乐事,不是畏时名。
萤火
尚尔微明志,遐心共隐沦。昏霾应自见,白日畏投人。
春草独行处,禅房閒坐身。高低怜羽短,曾不却迷津。
转禅病出诃林
久病伤为客,寒虫候月艰。三冬诃子舍,八载荔枝山。
始觉浮生促,深知平日閒。近思芦服味,念汝海云间。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三十二
山深气序易,六月著寒衣。酷暑不终日,轻飙时到扉。
欺人夜色冷,落涧泉声微。久矣忘艰苦,谁为别是非。
祝本师空老人六十初度二首 其二
未遂西山志,难忘尘刹恩。大悲劳父母,得力愧儿孙。
庚子春风正,珊瑚海日温。愿同龙象祝,岁岁法庭尊。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七十八
午睡鸟呼觉,交交声未休。不知吾觉后,鸟意复何酬。
濯濯风前柳,洋洋石上流。山中长似此,卒岁乐优游。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十
昨日米船到,肩担出郡河。正当秧好插,更值吏催科。
午食尚难给,差徭且奈何。青山岂易得,勉矣莫蹉跎。
西樵写怀十首 其七
十年丘壑梦魂轻,渐喜人忘旧姓名。影现情缘迷处尽,融通起灭静中明。
鸟啼花落空岩意,月淡云寒流水声。老我儒冠劳半世,柴门犹得寄馀生。
答梁同庵叠前韵
挥空长剑倚天青,万里无云月在庭。双眼阅穷终古意,百年聊复共人惺。
梦甜林麓空群岳,坐拥溪流失四溟。谁道珠江江上水,亦随残腊冻泠泠。
辛丑初春出海幢适同学从长庆来谈及剩人殊增存殁之感
会日愈惊离日远,怡山转见白云边。干戈不限三千里,须鬓徒嗟十六年。
雁影久虚寒碛外,棣华重绽煖春前。鸾溪立雪几人在,相对珠江只惘然。
六十一诗十四首 其十一
海螺绝巘覆洪濛,老眼临高豁大空。越水东流流不住,楚云西望望无穷。
风吹落叶知何处,月到寒宵只此中。欲倚长天青碧碧,一声鸿雁隔千重。
退院诗十四首 其五
终年寒涕只垂垂,已分违时老更痴。茅屋近溪云占尽,山堂依树月来迟。
高峰不入澄湖影,病鹤长栖绝壑枝。寄语世人休笑杀,春花秋叶两相期。
哭开先山鸣禅师
双髻真风在及门,十年铃铎报师恩。名山我遂失良友,先席谁堪托后昆。
林白鸟哀深院寂,香残云暗几僧存。洪波自古撼冥壑,入水长人岂易论。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 其二
官府唯闻复故基,荒凉田舍欲何为。馀生便是承恩日,后死弥深设虑时。
已分辞根同败叶,却因回律惜残枝。夜塘寂寂春虫切,雨过疏篱带湿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