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诗五首·其四

王粲王粲 〔两汉〕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赏析

西极天马歌

刘彻刘彻 〔两汉〕

天马徕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赏析 注释 译文

去者日以疏

佚名佚名 〔两汉〕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赏析

七谏 其一 初放

东方朔东方朔 〔两汉〕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壄。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如坈。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

赏析

七谏 其五 自悲

东方朔东方朔 〔两汉〕

居愁勤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身被疾而不閒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余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沾衿。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闻南藩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赏析

绝命辞

息夫躬息夫躬 〔两汉〕

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矰若浮焱动则机兮。丛棘

赏析

越人土风歌

佚名佚名 〔两汉〕

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溢遝而扬波,其人厽砢而英多。

赏析

九日从驾诗

王褒王褒 〔两汉〕

黄山猎地广,青门官路长。律改三秋节,气应九钟霜。

曙影初分地,暗色始成光。高旆长楸坂,缇幕杏间堂。

射马垂双带,丰貂佩两璜。苑寒梨树紫,山秋菊叶黄。

华露霏霏冷,轻飙飒飒凉。终惭属车对,空假侍中郎。

赏析

孔雀东南飞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佚名佚名 〔两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馀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

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馀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

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要。后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疋。

交用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

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

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

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

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

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

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高台

佚名佚名 〔两汉〕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赏析

玉柱峰

曹安曹安 〔两汉〕

青山有石柱,直插浮云杪。
月明鹤飞来,浑疑旧华表。
赏析

刘友刘友 〔两汉〕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

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赏析

洛水铭

李尤李尤 〔两汉〕

洛出熊耳,东流会集。夏禹导疏,经於洛邑。元龟赤字,汉符是立。

帝都通路,建国南乡。万乘终济,造舟为梁。三都五州,贡篚万方。

广视远听,审任贤良。元首昭明,庶物是康。

赏析

百一诗 二十二

应璩应璩 〔两汉〕

革带绳为续。
履舄穿无底。
赏析

戒子孙诗

韦玄成韦玄成 〔两汉〕

于肃君子,既令厥德。仪服此恭,棣棣其则。咨余小子,既德靡逮。

曾是车服,荒嫚以队。明明天子,俊德烈烈。不遂我遗,恤我九列。

我既兹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供事靡惰。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顾我伤队,爵复我旧。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

司直御事,我熙我盛。群公百僚,我嘉我庆。于异卿士,非同我心。

三事惟艰,莫我肯矜。赫赫三事,力虽此毕。非我所度,退其罔日。

昔我之队,畏不此居。今我度兹,戚戚其惧。嗟我后人,命其靡常。

靖享尔位,瞻仰靡荒。慎尔会同,戒尔车服。无媠尔仪,以保尔域。

尔无我视,不慎不整。我之此复,惟禄之幸。于戏后人,惟肃惟栗。

无忝显祖,以蕃汉室。

赏析

宿东岩寺晓起

薛莹薛莹 〔两汉〕

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
宿鸟惊初见,幽泉落不闻。吟馀凭前槛,红叶下纷纷。
赏析

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忆荆南

庞德公庞德公 〔两汉〕

高名宋玉遗闲丽,作赋兰成绝盛才。
谁似辽东千岁鹤,倚天华表却归来。
赏析

挽徐母施氏

王褒王褒 〔两汉〕

极目乌程路,高堂旅榇归。音容芳树远,心绪片云飞。

别泪茅生馔,荒尘莱子衣。青山佳兆在,寂寞掩春晖。

赏析

挽云窝林处士

王褒王褒 〔两汉〕

青山何处白云窝,不见诗人掩薜萝。策杖谁寻盘谷隐,辍耕偏忆鹿门过。

芳蹊此日成桃李,野服当年制芰荷。欲酹吟魂招楚些,宁堪洒泪客中歌。

赏析

送王界善首座还莆

王褒王褒 〔两汉〕

远公京国久,飞锡日边还。双树行时见,三花坐处攀。

浮杯沧海度,定室白云关。何日辞轩冕,来寻物外閒。

赏析

麟颂

蔡邕蔡邕 〔两汉〕

皇矣大角,降生灵兽。视明礼修,麒麟来孚。春秋既书,尔来告就。

庶士子锄,获诸西狩。

赏析

燕歌行

王褒王褒 〔两汉〕

初春丽晃莺欲娇,桃花流水没河桥。蔷薇花开百重叶,杨柳拂地数千条。

陇西将军号都护,楼兰校尉称嫖姚。自从昔别春燕分,经年一去不相闻。

无复汉地关山月,唯有漠北蓟城云。淮南桂中明月影,流黄机上织成文。

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城下风多能却阵,沙中雪浅讵停兵。

属国小妇犹年少,羽林轻骑数征行。遥闻陌头采桑曲,犹胜边地胡笳声。

胡笳向暮使人泣,长望闺中空伫立。桃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叶疏。

试为来看上林雁,应有遥寄陇头书。

赏析

中秋文闱宴集

王褒王褒 〔两汉〕

盛时属文运,俊乂期登庸。三载荐多士,四方罗文雄。

眷兹九秋半,气候何空濛。婵娟出东岭,浮云敛层空。

闱棘今夕会,折桂此时同。华堂入夜开,展席来相从。

流辉照尊俎,微寒薄帘栊。柏台共济济,薇垣独雍雍。

主醉乐且多,宾回兴未穷。揽衣望霄汉,烱烱明光宫。

人坐辨天上,鸟飞疑镜中。合并不尽欢,佳期谅难逢。

洗杯濯清沼,移榻当修桐。倒倾殊未已,所思悟其终。

徘徊一分手,千里入飞蓬。飘飖望南陌,别过东城钟。

赏析

题陆有孚山水图

王褒王褒 〔两汉〕

远山白云里,近山青天上。楼观何巍峨,金碧郁相望。

石塘照萦纡,平林见空旷。谩拂渡桥鞭,且憩沿崖杖。

良时趣自随,佳境意足畅。奈此行期促,丹梯当再访。

赏析

攸县周克己交翠轩

王褒王褒 〔两汉〕

梦逐舂陵云,手探濂溪水。溪回气若合,万顷清无底。

云间无极翁,白发垂两耳。青盖驾苍虬,顾视启玉齿。

黄卷千万言,大道直如矢。循环造化机,日月无停晷。

采华掇桂英,飧腴窥石髓。䆳谷佩独闻,层崖杖恒倚。

觉来户牗空,阶除翠交委。高树移繁阴,閒花落轻蕊。

晴光散疏帘,春色侵净几。端坐物意多,萋萋望中是。

赏析

白雉诗

班固班固 〔两汉〕

启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英。
容洁朗兮于纯精。
彰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赏析

杜鹃

张衡张衡 〔两汉〕

猛为春归苦口嘶,桐花满地绿荫齐。
自从康节先生后,孤汝天津故意啼。
赏析 注释 译文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司马迁 〔两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秦论(上篇)

贾谊贾谊 〔两汉〕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王粲诗

曹植曹植 〔两汉〕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形式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