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祭风师六首
佚名 〔隋代〕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景祐大享明堂二首
景祐祀感生帝二首
雩祭歌 諴夏二首 其一
牛弘等奉诏作 〔隋代〕
朱明启候。时载阳。肃若旧典。延五方。嘉荐以陈。盛乐奏。
气序和平。资灵佑。公田既雨。私亦濡。民殷俗富。政化敷。
雨师雷神七首
答贺属诗
王胄 〔隋代〕
外黄初邸客,蜀郡晚琴声。本欲从张耳,何曾说马卿。
定知游道日,非是第如行。高文拟杂佩,善谑间瑶琼。
前书言家室,末叙挂簪缨。问仁宁伐国,扬波岂乱清。
闻有阳台客,常留入梦情。无为嗟独割,空引助庖名。
人间可哀之曲
武夷君 〔隋代〕
天上人间兮会合疏稀。日落西山兮夕鸟归飞。百年一饷兮志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
奉和通衢建灯应教诗
诸葛颖 〔隋代〕
芳衢澄夜景,法炬烂参差。逐轮时徙焰,桃花生落枝。
飞烟绕定室,浮光映瑶池。重阁登临罢,歌管乘空移。
赐史祥诗
杨广 〔隋代〕
伯煚朝继重,夏侯亲遇深。贵耳唯闻古,贱目讵知今。
早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二十二
忆欢不能食。徘徊三路间。因风觅消息。
黄门倡歌
佳人俱绝世,握手上春楼。点黛方初月,缝裙学石榴。
君王入朝罢,争竞理衣裘。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十二
思难忍。络罂语犹壶。倒写侬顿尽。
时人为上高里歌
洛阳城北上高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
贾思协引谚论种谷树木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步虚辞十首 其八
严我九龙驾,乘虚以逍遥。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辽。
众仙诵洞玄,太上唱清谣。香花随风散,玉音成紫霄。
五苦一时迸,八难顺经寥。妙哉灵宝圃,兴此大法桥。
齐明堂乐歌十五首 其十二 白帝歌
百川若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盛德在素精。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
浃地奉渥。罄宇承帝灵。
钜鹿公主歌辞 其三
钜鹿公主殷照女。皇帝陛下万几主。
五音曲 其五 羽引
玄英纪运。冬冰折。物为音本。和且悦。穷高测深。长无绝。
鸣雁行
李孝贞 〔隋代〕
听琴旋蔡子,张罗避翟公。夕宿寒林上,朝飞空井中。
既并玄云曲,复变海鱼风。一报黄花惠,还游万岁宫。
咏桐诗
魏澹 〔隋代〕
本求裁作瑟,何用削成圭。愿寄华庭里,枝横待凤栖。
送晋熙公别诗
尹式 〔隋代〕
太行君失路,扶摇我退飞。无复红颜在,空持白首归。
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道穷方识命,事云乃知非。
西候追孙楚,南津送陆机。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
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但令寸心密,随意尺书稀。
答杨世子诗
孙万寿 〔隋代〕
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
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
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
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
自感诗三首·其一
侯夫人 〔隋代〕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出塞二首·其一
杨素 〔隋代〕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白马篇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时人为檀道济歌
生人作死别,荼毒当奈何。
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元年恭上寿星圣皇太后至尊
饮马长城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