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斗转星移玉漏频
和凝 〔五代〕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贺新郎
赵以夫 〔宋代〕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周邦彦 〔宋代〕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九日)
王质 〔唐代〕
一剪梅(送晁驹父)
石孝友 〔宋代〕
洞庭春色(三神泉元夕)
吴泳 〔宋代〕
蝶恋花(春风一夕浩荡,晓来柳色一新)
程垓 〔宋代〕
清平乐(秋暮)
赵长卿 〔宋代〕
水龙吟
蓦山溪(和曹元宠赋梅韵)
玲珑四犯
李从周 〔宋代〕
西江月
李公昴 〔宋代〕
感皇恩(中外三人受封)
程大昌 〔宋代〕
减字木兰花
花心动(七夕)
李弥逊 〔宋代〕
水调歌头(和苏子美)
尹洙 〔宋代〕
小重山
杨冠卿 〔宋代〕
南乡子
张浚 〔宋代〕
浣溪沙(素馨茉莉)
杨泽民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