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代〕
村居
郑板桥 〔清代〕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秋日诗
孙绰 〔魏晋〕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 〔南北朝〕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望荆山
江淹 〔南北朝〕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晚出新亭
阴铿 〔南北朝〕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贾至 〔唐代〕
野居偶作
贯休 〔唐代〕
山中留客 / 山行留客
张旭 〔唐代〕
江上秋夜
道潜 〔宋代〕
天平山中
杨基 〔明代〕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南征
杜甫 〔唐代〕
春夕
崔涂 〔唐代〕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唐代〕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白帝城怀古
陈子昂 〔唐代〕
稻田
韦庄 〔唐代〕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郎士元 〔唐代〕
登洛阳故城
许浑 〔唐代〕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元稹 〔唐代〕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十七日观潮
陈师道 〔宋代〕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临平泊舟
黄庚 〔元代〕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浪淘沙·感事
刘基 〔明代〕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查慎行 〔清代〕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秋暮吟望
赵执信 〔清代〕